阅读背景:
字体颜色:
字体大小:[ 很小 较小 中等 较大 很大 ]

隐蛾 子学三论及批判(下)(完整版)

子学三论及批判(下)

第三论,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

上一讲中提到,儒家子学指出的、自我实现的成长路径,就是《大学》中的八条目,代表了一种社会理想主义精神。

注意,这是先秦时期的社会理想主义,而不是近现代的社会主义,它强调的是治理结果,而不一定是某种制度形式。为什么这么说,我们需要探讨几个问题。

第一个问题,孔子是否忠君?

首先说答案,孔子本人未必有后世儒家所宣扬的那种忠君思想,他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听某一位君主的,而是周游列国去劝说君主,去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。
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防采集,请观看推荐阅读的任一文章3秒
证明你不是爬虫。
返回后刷新。
看大家对

隐蛾(隱蛾) 隐蛾 子学三论及批判(下)(完整版)

的精彩评论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